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 |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二)

作者:范非儿 时间:2024-09-21 点击数:



01  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的异化形式,是对神的崇拜,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0 2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0 3   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的原则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04   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正常的宗教活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宗教活动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宗教活动要按照宗教教义、教规及传统宗教习惯开展。

05   什么是宗教教职人员?


根据《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是指依法取得宗教教职人员资格、可以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的人员。

06   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九个必须”


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

二是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

三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四是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五是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六是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七是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八是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

九是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