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财经党校微课堂】第六十八期 | 许世友:出生入死,身经百战

作者: 时间:2022-12-16 点击数:

大别威威,大江东去,祖国江山之地孕育出无数英雄,英雄气概众人感知。传奇永不落幕,英雄将永垂不朽,中华厚重的历史,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他们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也是人民的偶像、国家的荣耀,使我们深受英雄的壮志,砥砺前行,沿着英雄的路,抵达光辉的顶点。

人物介绍

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1985年10月,因病逝世,享年80岁。

人物履历

1926年在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1团任连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离队回乡,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

1928年起在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创建鄂豫边苏区的斗争。

1932年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团长。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4次负伤。同年11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指挥第34团在漫川关与堵截之敌勇猛拼杀,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1933年参加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后,任红9军副军长兼第25师师长,参加仪南、营渠、宣达战役。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指挥万源保卫战,率第25师迎战川军4个旅的轮番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以近战、夜战击败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1935年任红4军军长,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在川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率部参加包座战役,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后随左路军南下,先后参加绥崇丹懋战役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1948年9月被毛泽东亲自指定为济南战役攻城部队总指挥。他针对济南城防工事坚固、纵深长、碉堡多的特点,提出抓住要害、集中兵力兵器实施重点突破、直插敌人心脏的“牛刀子战术”,指挥东、西集团实施向心突击,在扫除外围据点后要求部队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即攻击外城和内城,不给敌人以喘息时机,结果只用了8天时间就攻克济南。所属第9纵队25师73团、第13纵队37师109团,分别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1团”、“济南第2团”称号。

1955年参与组织一江山岛战役。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9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


人物评价

人民日报说许世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善于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过一系列的重要战役、战斗,组织过大兵团作战,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之一。毛泽东主席说:"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邓小平先生评价他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