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民族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具有显著差异,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民族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不可能照搬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必然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之路。正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造就了中国共产党、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因为正视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复杂格局,深入发掘了历史文化资源和文明优势,提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情要素的丰富内涵,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根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另一个显著不同,是以典型的农业农村农民为根柢的现代化。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历史漫长的农耕文明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是一个基础弱、底子薄、占世界近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是最好的选择,从而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道路。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出来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系统回答了在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索和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之问,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