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三下乡”专题六:血脉赓续,找寻乡贤新足迹

作者:范非儿 时间:2024-07-10 点击数:

“幸福茶馆”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其不仅仅是一个供人饮茶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和活化当地文化的新阵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当地依托已有千年历史的茶馆文化,将其打造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新平台。2024年7月10上午,英国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365“红篇贤智"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杰的带领下来到螺溪镇幸福茶馆与各位乡贤品茶交谈。



   

   

   
乡贤归来,共续乡愁与荣光    

在书记的带领下去拜访幸福茶馆正好遇到由多位乡贤组成的螺溪镇文艺团在排练小品,实践队员们一起坐在空位上愉快地看文艺团成员排练小品,每位成员都在非常认真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在休息的时候,实践队员与乡贤们交流,了解到文艺团的成员都是有事业单位或是老师,退休回到家乡,与各位乡贤集聚,有着共同的音乐舞蹈爱好,同时帮助老百姓掌握日常生活的知识,推动乡村治理创新。


   

   

   
贤达共聚,共筑家园新篇章    

实践队员着重采访了文艺团团长王福德,是退休书记、党员,也是一位老兵。王团长分享了他的过往故事,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他说:“当兵怕打仗当什么兵”;他精通各种乐器和多种技能且都是自学;他热爱音乐舞蹈,听到家乡要组建文艺团立刻回来担任带领人,他认为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有力的领导人,是回归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榜样。

通过本次拜访,实践队员深深感受到乡贤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执着追求梦想的决心,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帮助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与乡贤们交谈,可以深入了解螺溪镇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乡村治理中的挑战和机遇。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坚持精神将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会像乡贤们一样,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寻根之旅,学习乡贤谱华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灉江村不仅是灉江王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同时也是灉江王氏的人文文化园。其中在灉江王氏祠堂中的最美新乡贤--王双艳,她胸怀大爱,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慷慨解囊,乐善有恒。据不完全统计,她先后向王家村、深圳泰和商会、螺溪商会、螺溪中心小学等捐款捐物超过30万元。尽管如此,面对乡亲们的赞许她仍谦逊的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感恩所在的公司让我有能力为家乡出一份力的愿望,虽然做得还不够多,但尽我所能,回归家乡,建设家乡这条路我会继续走下去!”


   

   

   
传承之道,乡贤薪火永不辍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灉江王氏的排行辈份,明朝天启年间,立标公修谱时,以“谱系首务,在于定字命名。先辈以各房任意编排,殊失一本之旨”。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人们彼此联系与区别的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此次的王氏祠堂参观让我们了解到祠堂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它更是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兴衰与传承的文化之根。乡贤也在这种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发挥着它的枢纽作用。


   

   

   
古祠之韵,开启乡贤新篇章    

新乡贤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为深入学习乡贤文化,振兴乡村,2024年7月10日,英国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365“红篇贤智”实践队在当地王书记的带领下走进王氏祠堂了解王家村的村情村史。

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